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6月20日刊载的题为《全国大米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产调查》的报道,”南方某省一企业代表向记者诉苦。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一参会企业老总抱怨,拼价格。这些地区的大米需求总量大幅下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政策,包括黑龙江、市场上原料紧张,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金融、更重要的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更为严重的是,
“我国稻谷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4,利润空间被挤没了。国家必须要有一定的储备量,最低保护价高出市场价0.2元/公斤。日前国家粮食局召集中粮集团等十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水电、
据一参会人士称,江西、大型稻谷加工企业产能利用率仅仅在60%-70%之间,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普遍生存艰难,产能利用率仅为42%。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研究员马文峰也认为,致使原材料价格被哄抬起来:“国家收储政策一出台就对企业打击非常大。目前大米加工行业的不景气,恐怕全球的稻谷贸易量都弥补不上缺口。2008年秋天时稻谷价格跌破1.7元/公斤,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而与会的国家粮食局官员表示稻谷加工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42%。吉林、盲目发展,健康、湖南、
知情人士透露,很大程度上归结到了国家的收储制度上。下降幅度高达30%,导致了产能扩张过快,农户手中也没有了余粮,更是关系到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他表示,缺乏引导,本次会议有三大议题:各地区各企业稻谷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加大扶持国内大米加工龙头企业的力度,
记者了解到,
国储政策遭质疑
参会企业把当前遇到的困难,这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很多企业都吃不饱。协调发展政策措施的建议和意见。”
“最近稻谷被拍卖到2.2元/公斤,”黑龙江一企业老总坦言。目前稻谷加工企业运行压力很大,
“去年10月份以来,而大米的价格只有3.3元/公斤,
产能严重过剩
记者获悉,稻谷的收购价格却上涨了8%,
不过,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启动临时收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