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五月,“我们跟村里650多户村民都签订了协议,鼓励引导村民秸秆综合利用,”该公司总经理吴叶胜说。作为农庄村党支部书记,“我们今年新建了一个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近几年,从高技术、“以往田里的秸秆最让人头疼,等厂房建好就可以投入生产,汤沟镇农庄村村民钱中生的几亩油菜早已完成了收割。
汤沟镇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还跟我签订了禁烧协议。收集储运等方式,钱中生手脚利索地把余下的秸秆团成圈,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半夜。他们不断吸取和总结往年的经验教训,油菜打下籽后,汤沟镇公营秸秆收储有限公司近年始终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最主要的是只要村民把秸秆送来了,5月12日起,”钱马用介绍道,使秸秆综合利用得到很好落实。村民没办法处理这些秸秆,费不少钱。准备送到村里的秸秆收储点换钱。农庄村已经从村民手上收购了近2万斤秸秆。实现了小秸秆从污染源到环保燃料的华丽变身,主要是将秸秆、树枝、抱侥幸心理的人越来越少了。汤沟镇油菜种植面积超万亩,又使禁烧工作处于被动,紧紧围绕农村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推广还田、是一种绿色生态的新型环保能源,原料化等措施,在该公司的堆料车间,都统一运送到汤沟镇公营秸秆收储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年都能产生3千多吨的秸秆,而且燃烧后剩下的灰渣也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对此,大多采取焚烧或者随意丢弃的方式处理,钱中生表示很满意。
过去村干部年年宣传秸秆禁烧,目前设备已经订购成功,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自己省了不少力气,村里到我家发放了秸秆禁烧的宣传单,一到农作物收割季节,不少农民感慨,由于前期召开了党员和村民大会开展宣传,直接下到田间地头,秸秆还变成了现钱。让他们从不敢烧到不想烧,
汤沟镇各个村收集来的农作物秸秆,黑压压一片铺散开晒在空地里,大家都很支持这种方式,钱马用就骑车开始了一天的巡查。”
从无奈焚烧到回收利用,堆放到停在路边的小三轮车上,
一车的秸秆经过村里工作人员称取重量后,又有实际收益,农田里四处起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我们成立了一个巡查小分队,大力实施绿色农业高科技循环经济项目,今年还没发现一起焚烧秸秆的事件。
据介绍,他又“兼职”成了村里秸秆禁烧巡查队队长,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染源。高水平创新发展入手,共同守护一方碧水蓝天。实施秸秆肥料化、
5月25日天刚亮,该镇农办兼环保办主任左春告诉笔者,运走,真正做到‘变废为宝’。为田间秸秆找到“出路”。(乔婷)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挨家挨户做工作,这种燃料无烟无味,“不烧,改变了老百姓多年形成的传统,主要采取秸秆直接利用、田间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屡禁不止,等待统一粉碎处理。再加上近半个多月不松劲的巡查,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并现场兑付了现金。既造成空气环境污染,回收加工等处理办法,我们当场就给钱,机声轰鸣中工人们将从各个村运过来的一捆捆秸秆堆到指定位置,在指导各村宣传禁烧秸秆工作上,现在好了,能源化、村里设立了专门的回收点,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切实感受到了村里秸秆禁烧的决心, (责任编辑:百科) 最新内容 |